“我们想在本地拓展市场,期望与本地医疗机构开展合作。”
“本土医药企业距离近,如果能合作,会为我们节约时间成本。”
8月10日下午
成都医学城的
成都倍特得诺药业有限公司会议室里
20余家在温药械企业与
在温30余家医疗机构面对面
展示医疗器械企业产品
聊起了行业供需对接
这是“温江造温江采·院企直通车”现场推介会的一幕。活动由区卫健局、成都医学城管委会、区经信局、区医保局主办,是今年温江区首场院企双向对接活动,旨在搭建院企供需对接沟通平台,促进本地供需双方交流,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和医药健康产业融合发展。
01资源共享,院企面对面供需对接
现场的20余家在温药械企业包括医药生产研发、药械生产研发、医疗中间服务机构等制造企业。30余家医疗机构涵盖了在温的省、市、区,公立、民营医疗机构。
在医疗器械企业介绍产品环节,四川玄光立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推介了企业研发的一种移动CT扫描仪;成都倍特得诺药业有限公司推介了企业生产的核心产品;四川科伦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围绕药品研发方面作了介绍……推介产品的同时,不少企业吐露了心声:“这是一个推荐产品的好机会,希望与本地的医疗机构开展合作。”
近十年来,温江深耕医药健康产业,逐步形成了涵盖医学研发、医疗服务、医药制造的完整生态体系,现有生物医药企业567家,在研在产药械品种1533个,是温江三大地标产业之一。
作为发展创新药、高端医疗器械、高端诊疗的主要承载地,温江造的医药及器械产品也更需要在本地打出品牌效应。2021年3月,温江区印发的《成都市温江区推动“三医融合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》,就提到“鼓励本区医药机构采购区内企业生产的药品及医疗器械”。
图@张志强
“目前,我们采购温江本地企业的药品、医疗器械不多。未来,我们愿意也希望优先考虑与本土企业的合作。”柳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辖区19个社区、42万常住人口,中心副主任叶燕飞表达期望的同时也道出了原因,“距离近,响应采购计划配送产品时间相比其他区域短,售后方便。”
温江区人民医院药学部张敏也表示,希望本地医药企业、医疗器械产业能够提供温江造药械产品目录清单并定期更新。
02互利共赢,构建多方共赢的产业链生态
温江造温江产,会带来哪些好处?在温江区卫健局产业科负责人宋腾看来,在医药健康产业方面,将完善本地企业配套合作,链接上下游的供需对接,构建多方共赢的产业链生态。“于企业而言,不再是单独将药品卖给供应商,还可以直接与医疗机构对接,这是企业业务上的拓展;医疗机构则直接与企业对接,节约了时间、运输成本,药品价格变低,距离近,供货更稳定;而对于家门口看病的市民群众,药品价格低了,能缓解看病贵等难题。”
图@张志强
具体该怎么做?现场,有医疗机构代表提到,应当建起区内医疗机构与医药企业沟通交流的平台,才能让医疗机构及时了解地方药企的药械供应种类及研发的新品种。企业代表也认为,搭建好平台后,让地方药械企业更及时了解医疗机构的药械需求。
“关键在于信息的畅通,找到对应双方的需求,才更好开展下一步合作。”温江区三医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温镪表示,今后还将继续举办类似的活动,推进院企找到新的合作点。
活动结束后,成都倍特得诺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荣森意犹未尽,“这是一个新的开始,将为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奠定蓬勃发展的基础。”
记者 | 刘嘉仪、邱书洋
编辑 | 杜儿
审核 | 吴敏
* 来源金温江 *